绿皮书

2020.09.29

电影根据真人故事改编而成,讲述的是1962年的美国,一名黑人钢琴家唐谢利,雇了一个白人混混托尼做司机,一路自驾南下音乐巡演的故事。

这是影片的高明之处,将严肃的黑人平权话题,用一个相对轻松的公路片来完成,随着一步步南下,矛盾冲突不断升级,竟然摩擦出了不少爆笑的场景,硬是把严肃的种族主义玩成了高级喜剧片。

影片另一个高明之处,在于“黑人-白人”身份地位的巧妙转化,以往总是白人高高在上,黑人遭受剥削压榨,然后上演苦大仇深的黑屌逆袭戏码。《绿皮书》则是反过来的,吊足了观众的好奇和想象,再放在当时社会实情下,才会出现了老板住破败小旅馆,而司机住高级酒店,这种看来既魔幻,又荒诞的情节。

电影叫做《绿皮书》,绿皮书是美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本小册子,全名叫做“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”,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出行指南,书中汇编了当时能接待黑人的餐馆、酒店等场所。如果一个黑人没有它的话,任性出行就意味着羞辱和危险,意味着世界那么大,在家待着吧。

时机到了,是该卖弄一下学识了,说一说当时的社会背景吧。

很久很久以前,美国北方军以解放黑奴为名义,对南方发动正义战争。后来南方战败,被强制废除黑奴,放黑人出去溜溜,结果就演化出了“Separate but equal”(隔离但平等)的种族隔离政策,尤其越往南越严重。

而1962的美国,正处于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潮,有个叫马丁·路德·金的还在默默写稿子,他是个有梦想的孩子。

黑人钢琴家唐谢利也有梦想,但光有梦想是不够的,还需要梁静茹给点勇气,怀着冷眼与嘲笑,告诉那些白种人,我们黑人也是可以棒棒哒。当然去了南方之后,才知道不止冷眼与嘲笑,还有群殴、淋雨、 扒衣拘禁等等...

电影中的白人托尼,是一个为生活奔波的底层人民,他会偷走客人存放的帽子,事后还回去邀功。他会跟人赌钱,看谁吃热狗更多。他会顺手牵羊,牵走店家的纪念品。

这跟拥有三个博士学位的钢琴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无论是人种、教育、性格、阶段都大相径庭,一开始都有点看不上彼此。

这是影片设定上的高级,既有黑人与白人的种族冲突,又有精英与群众的阶级冲突,把歧视的范畴给放大了,整个格局就不一样了。

在这个格局上,方见编剧和导演的功力,一来没有美化黑人,会有在酒吧觊觎博士财产的黑人小混混。二来没有给所有白人扣上歧视的帽子,片末的白人警察只是想善意地提醒你轮胎瘪了,仅此而已。

既没有得罪白人,也没有得罪黑人,导演是真的会做人。

总体来说,《绿皮书》并非一部黑白分明的简单故事片,它温情、细腻而令人愉悦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